商鞅死后无罪魁,今见东邦炀死灰。
秦法每甘骈戮尽,苗刑又见罚锾来。
朱儒处处埋坑坎,乌鬼家家养祸胎。
竟岛拌将人物敝,鸡栖连栅不须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第一联“商鞅死后无罪魁,今见东邦炀死灰”,意思是商鞅死后没有罪过的人成了头目,现在看到东方的隋朝灭亡就像烧掉的死灰。这里用商鞅变法比喻隋朝的暴政,把隋炀帝比作商鞅;“商鞅死后”暗指隋文帝杨坚,“无罪魁”暗指他废除了商鞅的法家思想,实行仁政;“炀死灰”指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隋炀帝的批判。

第二联“秦法每甘骈戮尽,苗刑又见罚锾来”,意思是秦朝的法律常常让无辜的人被残害至死,而隋朝的刑法也让人感到害怕。这里用秦朝的残酷统治比喻隋朝的暴政。“秦法”即秦朝的刑法,“骈戮尽”指无辜者遭殃;“苗刑”是指隋朝的酷法。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统治者的批判。

第三联“朱儒处处埋坑坎,乌鬼家家养祸胎”,意思是到处都有挖坑的朱儒(指陷害人),家家都有养祸胎的乌鬼(指妖魔鬼怪)。这里用“朱儒”“乌鬼”比喻奸臣小人,暗讽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窦建德军中的奸诈之徒。

第四联“竟岛拌将人物敝,鸡栖连栅不须哀”,意思是在海岛上把人和动物都弄垮了,连鸡窝也不需要修葺了,用不着悲伤。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隋末农民起义失败的惋惜之情。

【答案】

译文:

商鞅死后没有罪过的人成了头目,现在看到东方的隋朝灭亡就像烧掉的死灰。

秦朝的法律常常让无辜的人被残害至死,而隋朝的刑法也让人感到害怕。

到处都有挖坑的朱儒(指陷害人),家家都有养祸胎的乌鬼(指妖魔鬼怪)。

在海岛上把人和动物都弄垮了,连鸡窝也不需要修葺了,用不着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大业五年(609)所作,当时诗人任江州司户参军,因不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写下这首七绝抒发自己的感慨。

诗中以商鞅、隋炀帝为喻,指出隋炀帝昏庸残暴,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商鞅变法虽然给百姓带来了痛苦,但也使秦国强盛起来;隋炀帝的暴政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诗中还讽刺了一些奸佞小人,他们陷害他人,祸国殃民,给国家带来灾难。最后诗人发出感叹:在海岛上,人们已经把人和动物都搞垮了,连鸡窝也不需要修葺了,用不着悲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