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乐歌三十六章 其十九 谒阙里第十九

猗昭维则,圣人在昔。
众善若林,六经乃宅。
猗皇是钦,圣人在今。
宗谟既纂,祖训是寻。
青旗央央,越岁来谒。
前圣后圣,其揆则一。
岁则庚戌,月维庚辰。
山左三大,礼祀毕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万寿乐歌三十六章 其十九 谒阙里”出自《谒阙里》,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诗。这首诗由宋代高诩创作,主要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文化的敬仰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诗人简介:高诩,字孟津,生于明代嘉靖时期,今录有两首诗文。他的生平与文化贡献,使得《谒阙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古今,传递了对先贤的尊崇和对知识的尊重。

  2. 诗句解析:诗中“猗昭维则,圣人在昔”,展现了孔子时代圣人的光辉形象;“众善若林,六经乃宅”则反映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通过这些描述,高诩不仅赞美了孔子,也肯定了他所代表的文化对于后世的持久影响。

  3. 历史背景:《谒阙里》的创作时间背景是明嘉靖时期,那时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诩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敬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态和文化追求。

  4. 文化价值:《谒阙里》作为古代诗词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成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谒阙里》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更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对先贤们的敬仰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