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二 钱竹初松菊犹存图

因而自省,笑先生曷不,工于责已。
万里归来行乐好,何以埋头不起。
几尺牙签,三分灯影,一寸书堆几。
蠹鱼规客,先生今盍休矣。
倘冀后世名乎,三唐两汉,试问谁堪拟。
况是传人皆有命,不朽古来能几。
郑贾诗笔还苏李。
君应诮我,愚公愚更无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其二》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时辛弃疾被弹劾罢官,闲居上饶带湖。在这首词中,辛弃疾以松、竹、菊三种植物为意象来表现自己坚贞不屈的节操和高洁清雅的气质。

“松”,代表着坚韧不拔,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保持自己的信念和尊严。辛弃疾用松来比喻自己面对政治斗争的严峻挑战,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气节。

“竹”,则象征着高洁清雅,竹子直指云天,不畏风雨,即使受到风吹雨打,也依然挺拔向上。辛弃疾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政治腐败现象的不满和对正直人格的追求。

“菊”,则是秋天的象征,代表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菊花在秋天绽放,虽然面临凋谢的风险,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辛弃疾用菊花来象征自己虽遭贬谪,但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对理想的追求。

《念奴娇·其二》通过描绘松、竹、菊这三种植物的形象,展现了辛弃疾坚贞不屈、高洁清雅的精神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