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直庐即事

搆巢招得双鸲鹆。
激水养成千属玉。
长林麓,横溪曲。
却向此中开竹屋。
闲官殊不俗。
所喜更无拘束。
昨赐万条官烛。
写三朝要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应天长 直庐即事》是清代的陶梁创作的一首词,而非冯延巳所作。该词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直庐(即官署中的书房)中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下面将详细展开这首文学作品的内容:

  1. 创作背景:《应天长 直庐即事》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在直庐中的日常生活。陶梁作为清江苏长洲人,字宁术,号凫乡,是一位善填词的文人。他的作品《红豆树馆词》也展示了他丰富的文学才能。

  2. 词作内容:《应天长 直庐即事》描绘了直庐中的宁静与和谐。词中“一室跏趺学坐忘,高槐古井欲生凉”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3. 艺术特色:《应天长 直庐即事》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词中没有过多的修饰,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直庐中的日常生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4. 历史文化价值:《应天长 直庐即事》不仅是陶梁个人作品的代表,也是清代文人生活的写照。它的创作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内心平和、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应天长 直庐即事》不仅是一首描绘官员日常生活的词,更是一种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和表达。它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