搆巢招得双鸲鹆。
激水养成千属玉。
长林麓,横溪曲。
却向此中开竹屋。
闲官殊不俗。
所喜更无拘束。
昨赐万条官烛。
写三朝要录。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全词如下:
直庐即事
构巢招得双鸲鹆。激水养成千属玉。长林麓,横溪曲。却向此中开竹屋。
闲官殊不俗。所喜更无拘束。昨赐万条官烛。写三朝要录。
注释:
- 构巢招得双鸲鹆:筑巢时吸引了两只喜鹊。
- 激水养成千属玉:激流冲刷后形成了无数白色的玉石。
- 长林麓,横溪曲:长长的树林和弯曲的小溪。
- 却向此中开竹屋:却在这个地方建起了竹林中的小屋。
- 闲官殊不俗:虽然官职清闲,但并不平庸。
- 所喜更无拘束:很高兴没有束缚自己的地方。
- 昨赐万条官烛:昨天皇帝赐给了很多蜡烛,作为礼物。
- 写三朝要录:记录三朝的重要事件。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然。开头两句“构巢招得双鸲鹆,激水养成千属玉”,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紧接着的“长林麓,横溪曲”进一步扩展了这幅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中间部分“却向此中开竹屋”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选择在这样美丽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竹屋,既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寄托。“闲官殊不俗,所喜更无拘束”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身处闲职,但并不感到平庸,相反,他非常享受这种没有束缚的生活状态。
结尾的“昨赐万条官烛,写三朝要录”则带出了主题——皇帝赐予的蜡烛和记录三朝的重要事件,这些荣耀和成就都归功于诗人的才华和努力。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