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老子庙,白马社公祠。
古屋门齐敞,疏灯架已支。
冻梅才放后,春月正圆时。
却向云溪步,无嫌夜漏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思想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中给出的关键词的提示词的含义来判断正误。同时,赏析一定要结合诗句进行,要抓住关键词,切不可脱离诗作本身,要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展开想象。注意不要只答字面意思。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青牛老子庙”,指的是青牛观;“白云溪”是地名,在今四川新繁县西。

  1. “青牛老子庙,白马社公祠”,青牛观、白云溪分别是道教的神仙道场,所以此处应指道士们在此观灯。“老君”、“社公”均指道士。《云溪友议》卷下记载:唐僖宗广明年间(880-889),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后,李顺自称大齐皇帝,国号楚。李顺在长安时,曾到过青牛观,故有“青牛老子庙”之说。李白与李顺都曾入过青牛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一诗中有:“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昔年有狂客”句,即指此事。李白与道士交往,多因酒兴而结缘。李白《赠崔山人》诗中有“借问入天路,得及未觉时”句,可证李白曾入青牛观。据《太平广记》引《唐阙史》:“李白初遇道土于洛阳,与之论当世事,皆如梦影。”可知李白与道士谈玄,亦多因饮酒而结缘。
  2. “古屋门齐敞,疏灯架已支”,青牛观、白云溪分别是道教的神仙道场,所以此处应指道士们在此观灯。“古屋门齐敞,疏灯架已支”两句写观灯情景。“古屋门齐敞”,指观灯的屋子都是敞开的,可以容纳众人观看;“疏灯架已支”,指挂灯的地方已经搭起来了,说明观灯活动已经开始了。
  3. “冻梅才放后,春月正圆时”,这里的“冻梅”指冬日开放的梅花,也可以说是腊梅。“冻梅才放后”是说梅花刚刚开的时候,“春月正圆时”是说春天的月亮正好满的时候。这一句是写诗人观灯时的情景。
  4. “却向云溪步,无嫌夜漏迟”,云溪,即白云溪,位于今四川省新繁县西。《唐书·地理志》载:“成都府新繁县西南四十里,有白水,一名白水江,一名白云溪。”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诗中有“云溪复何处,去国又经秋”句,即指此地。这句的意思是:在云溪上漫步,并不觉得夜深了,因为漏壶里的水还不会流干。这是写诗人观灯之后,夜深仍不返回住所,而是继续在云溪上漫步。“夜漏迟”句,用典。《晋书·王戎传》:“尝与人夜别,火欲灭,谓去者曰:‘持半盏相照,当令尽。’”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诗人观灯观玩至深夜而不归之意。
    【赏析】
    本诗描写的是作者在除夕之夜游赏观灯之事,其中蕴含着作者的人生理想。首联“青牛老子庙,白马社公祠”中的“青牛”与“白马”均为道家所信奉的坐骑,老子骑青牛而见升仙,而白马则是社公骑着白马巡行乡里,可见其地位尊贵,而观灯之地为道教神仙所居地,可见其环境之清幽,因此作者游赏观灯之地。颔联写观灯之景,青牛观与白云溪分别是道教的神仙道场,所以此处应指道士们在此观灯。“古屋门齐敞,疏灯架已支”两句写观灯情景。“古屋门齐敞”,指观灯的屋子都是敞开的,可以容纳众人观看;“疏灯架已支”,指挂灯的地方已经搭起来了,说明观灯活动已经开始了。颈联写观灯之景,“冻梅才放后,春月正圆时”两句写诗人观灯时的情景。“却向云溪步,无嫌夜漏迟”两句是写诗人观灯之后,夜深仍不返回住所,而是继续在云溪上漫步。“夜漏迟”句,用典。《晋书·王戎传》:“尝与人夜别,火欲灭,谓去者曰:‘持半盏相照,当令尽。’”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诗人观灯观玩至深夜而不归之意。尾联写诗人观灯后的感受。“却向云溪步,无嫌夜漏迟”这两句是写诗人观灯之后,夜深仍不返回住所,而是继续在云溪上漫步。“夜漏迟”句,用典。《晋书·王戎传》:“尝与人夜别,火欲灭,谓去者曰:‘持半盏相照,当令尽’”。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诗人观灯观玩至深夜而不归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