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鸡声未断,一路续山禽。
古寺出层碧,当门转午阴。
霜林鞭影瘦,石凳烧痕侵。
客饭匆匆去,幽栖未及寻。

诗句解读

1 自句容至江宁半道欲游青龙山未果:这句表明诗人在从句容到江宁的途中,原本打算游览青龙山(位于南京),但最终未能如愿。

  • 句容: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
  • 江宁:另一个地名,是当时的南京城。
  1. 鸣鸡声未断,一路续山禽:诗中提到“鸣鸡声未断”,说明天色尚早,鸡还没有叫完,而诗人已经在路上了。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赶路的情景,伴随着山鸟的叫声和远处的鸡鸣。
  2. 古寺出层碧,当门转午阴:这里描述了一个古老的寺庙,它的颜色层次分明如同层层碧绿的翠竹。诗人站在寺庙的门前,感受到午后的阴凉气息。
  3. 霜林鞭影瘦,石凳烧痕侵:霜降时节,树木上的霜白而冷清,树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有些消瘦;石凳子上被烧过的黑色痕迹,让人联想到曾经有人在此休息或活动过。
  4. 客饭匆匆去,幽栖未及寻:最后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匆匆吃完了饭,但还未能找到适合的幽静之地休息。这里的“幽栖”意味着隐居的生活。

译文与注释

  • 自句容至江宁半道欲游青龙山未果:我本来想在从南京的句容到江宁的路上游览青龙山,但最终没有能够成行。
  • 鸣鸡声未断,一路续山禽:清晨时分,随着鸡鸣声不断,诗人踏上了旅途。
  • 古寺出层碧,当门转午阴:一座古老的寺庙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它的色彩层次分明,仿佛是层层碧绿的水竹。
  • 霜林鞭影瘦,石凳烧痕侵:树林在霜降时节变得寒冷,树枝的影子也似乎变得更加消瘦;石凳上的烧痕显露了曾经有人在此歇息的痕迹。
  • 客饭匆匆去,幽栖未及寻:匆匆吃过午饭后,诗人仍未能在旅途中找到合适的隐居之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从清晨出发、沿途的风景、到到达某个目的地后的所见所闻,诗人都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一切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