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二十首 其七

承平百馀载,风俗渐喜夸。
物力苦不多,踵事而增华。
我顷读风诗,颇愿删木瓜。
苞苴之所兴,礼节日以奢。
君子慎厥初,百事除萌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偶成七首其七”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作者心境相结合的古诗词。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王冕(1287年—约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他的画作和诗歌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尤其在文人画和田园诗方面成就突出。
  2. 诗歌原文
    出门无侣杖藜轻,溪上梅花相笑迎。
    独鹤远从天际下,老夫如在画中行。
    千峰日出流云气,万壑松鸣杂水声。
    巾袂不知苍翠重,看山直过越王城。
  3.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出门无侣杖藜轻,溪上梅花相笑迎。”描述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作者独自一人行走在小路上,周围是盛开的梅花和迎接他的溪水。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态度。
  • 自然和谐:“独鹤远从天际下,老夫如在画中行。”通过描写孤独的鹤飞翔天际的情景,以及自己在画中的游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超脱理解。
  • 景物刻画:“千峰日出流云气,万壑松鸣杂水声。”这两句通过对山峰、云雾和流水声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活力。
  • 哲理意味:“巾袂不知苍翠重,看山直过越王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事的淡然和超然。这种超越世俗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和表达,王冕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哲学观。在阅读和欣赏这首诗的同时,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不仅是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现代人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