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百馀载,风俗渐喜夸。
物力苦不多,踵事而增华。
我顷读风诗,颇愿删木瓜。
苞苴之所兴,礼节日以奢。
君子慎厥初,百事除萌芽。
【注释】
承平:太平。百馀载:一百余年。风俗:习尚风尚,指社会风气。渐喜夸:逐渐喜好夸耀。物力:资财。苦:甚,很。踵事:继承旧业。增华:增加华丽。我顷(qǐn):近来。读:阅读、研究。风诗:《诗经》中的《国风》。木瓜:一种水果名。苞苴(bāo zhā):古代用草扎成束,用来送礼的礼品。此处指贿赂。兴:兴起,产生。礼节日以奢:礼仪一天比一天讲究奢侈。慎厥初:慎重对待开始。百事除萌芽:防止一切坏事在一开始就发生。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社会上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希望人们不要重蹈覆辙。首句“承平百馀载”点明太平已历一百余年;次句“风俗渐喜夸”说明社会风气日益奢华。三、四句说,由于物产不丰,财力有限,所以必须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而不应一味追求奢侈浪费。中间四句则指出了造成奢侈之风的原因所在。五、六句又回到开头,再次强调应当重视事物开端的重要性。最后二句是总结全文。全诗表达了作者忧患意识。
此诗反映了唐中期以后的社会现实,指出了当时社会风气日渐奢华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其继续发展的方法。同时表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