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虽不赀,事有大于此。
何因贤与哲,仅自计生死。
端居勤学道,民物宁可恃。
驱马出北街,殷然念朝市。
八纮诚巳广,所见乃尺咫。
欲贡出位言,愁呼妄男子。
【注释】
偶成二十首:作者自号“东篱”,故称其诗为“偶成”。
其四:这是第四首。
何因贤与哲,仅自计生死:为何只考虑圣贤与哲人的得失,而不考虑自己的生死呢?这里指那些只知道计较个人得失,而不懂得大义的人。
端居勤学道:安居在家勤奋学习。端居,安坐。
民物:百姓和万物。
宁可恃:难道可以依赖。
驱马出北街,殷然念朝市:骑着马走出北门大街,心里忧虑地想着京城的繁华。
八纮:八方、天下。
诚巳广:确实已经很广大了。
所见乃尺咫:看到的只是极小的尺寸。
欲贡:想进献。
出位言:超出职位的言论。
狂夫:狂妄的人。
狂夫之目:狂夫的眼睛。比喻浅薄的目光。
识途老马:有路的人(喻有经验的人)。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在官场上受到排挤打击后,仍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渴望建功立业。
“一身虽不赀,事有大于此。”身虽贫寒,但责任重大。这两句是说虽然自己贫穷,但责任重大,不能只顾及自己的得失,要想到国家的大事。这既是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批判。
“何因贤与哲,仅自计生死。”为何只考虑圣贤与哲人的得失,而不考虑自己的生死呢?这里指那些只知道计较个人得失,而不懂得大义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那些只顾及个人得失、不思国家大事的人的不满和批评。
“端居勤学道,民物宁可恃。”安居在家勤奋学习。端居,安坐。这里指的是诗人在官场失意后,选择隐居读书生活,专心于学问。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勤奋学习,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同时,他也认识到百姓和万物都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被忽视或依赖,需要得到关注和保护。
“驱马出北街,殷然念朝市。”骑着马走出北门大街,心里忧虑地想着京城的繁华。这里的“北街”可能是指诗人居住的地方或者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附近的街道。而“朝市”则是指京城的繁华景象。诗人骑着马走出家门,心中不免忧虑起来,因为他知道京城的繁华背后隐藏着种种问题。
“八纮诚巳广,所见乃尺咫。”八方(天下)确实已经很广大了,但看到的景象只是极小的尺寸。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国家和世界的认识和感慨。他认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全面的、广泛的,但人们所看到的只是局部、短暂的现象。这种认识和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世界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欲贡出位言,愁呼妄男子。”我真想进献超出职务的言论,却忧虑地向那些狂妄的人呼喊。这里指的是诗人想要为国家和社会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但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地位限制,很难实现这一愿望。同时,他也可能担心这些言论会遭到他人的嘲笑或反对,甚至会招致祸端。因此,他只能向狂妄的人呼喊,希望他们能够听到他的心声,接受他的建议和意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世界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处境的无奈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