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三十顷,乃在池以南。
自非土偶居,即作木佛庵。
土功何煌煌,香火积一龛。
日与神鬼居,祸福念不参。
阴阳纵回翔,柰性所不谙。
摊书梵箧旁,相与同沉酣。

【注释】

广场:广场即广场,指寺院。

乃在池以南:广场在池塘的南边。

自非土偶居:如果不是土地神的偶像,就是木制的佛像。

即作木佛庵:那就是做木制的佛像庙。

土功:土地祠或土地庙的工程。

何煌煌:多么盛大。

香火:佛教中供奉佛、菩萨等所烧的香烟和供品。

一龛:一个小龛,指佛像所在的小室。

日与神鬼居:每天与鬼神为伴。

祸福念不参:灾祸福分不想参与其中。

阴阳纵回翔:无论阴间阳间都可以自由来往。

柰性所不谙:却不懂得这些道理。

摊书梵箧旁:把经卷、佛像等放在旁边的书架上。

相与同沉酣:一起沉浸在其中。

【赏析】

此诗是作者任安陆从事时所作,描写了作者对佛教寺庙的观察和感受。

首联“广场三十顷,乃在池以南”,写寺庙的规模。广场是供人集会的地方,而池子则是人们沐浴的地方。寺庙建在池子之南,说明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表明了它的功能。

颔联“自非土偶居,即作木佛庵”,写寺庙的建筑。如果不是土地神的偶像,那就是做木制的佛像庙。这里既写出了土地庙的建筑特点,又表现了作者对寺庙建筑的关注。

颈联“土功何煌煌,香火积一龛”,写寺庙的建设。这里的土功指的是土地庙的建设,香火则是供奉神灵的香烟和供品。作者用“煌煌”形容土功之盛,用“积一龛”来形容香火之繁,既写出了寺庙的繁荣景象,又表现出人们对寺庙的虔诚信仰。

尾联“日与神鬼居,祸福念不参”,写寺庙的日常活动。在这里,作者用“日与神鬼居”来形容寺庙的生活,用“祸福念不参”来形容人们对神鬼的态度。这两句既写出了寺庙的热闹场面,又表现出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心态。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宗教信仰的理解和态度。作者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它可以让人们摆脱现实生活的困扰,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安宁。同时,宗教信仰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它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关心他人的福祉。因此,作者提倡人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宗教活动中,通过修行和祈祷来净化心灵,提升自己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