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二十首 其四

一身虽不赀,事有大于此。
何因贤与哲,仅自计生死。
端居勤学道,民物宁可恃。
驱马出北街,殷然念朝市。
八纮诚巳广,所见乃尺咫。
欲贡出位言,愁呼妄男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偶成二十首 其四’是一首由宋朝的杨简所创作的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 作者简介:杨简(1083年-1142年),字敬仲,号慈湖,又号慈湖老人,南宋中期文学家、哲学家。他出生于浙江慈溪,因反对和议政策而隐居乡里,晚年回到故乡继续教学和研究学问。他的文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 诗歌原文:可惜有生都衮衮,如何终日只纷纷。满前妙景无人识,到处清音独我闻。正月六日送舍弟河口即事偶成。道人巾裹比丘衣,炊黍烹葵尽解肥。无石可留初起牧,有乘专待世亲归。清明日偶成。
  • 诗歌赏析:杨简的这首《偶成 其四》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诗句“可惜有生都衮衮,如何终日只纷纷”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忙碌而没有意义的看法。而“满前妙景无人识,到处清音独我闻”则揭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与其他人不同。这首诗也体现了杨简对于生活的态度,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而不是外界的纷扰。

杨简的《偶成 其四》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哲理性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