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谒达官,先有后堂客。
思陈天下事,四坐皆简默。
移床前复却,日影去阶尺。
宁惟言不省,反欲斥狂惑。
朔风吹横门,檐瓦响历历。
中有挥麈人,丰貂饶菜色。
偶成二十首 其二
介绍
《偶成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邓肃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傲骨铮铮的态度和立身处世的精神风貌。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
苍苔白石两清幽,缥缈虹桥跨碧流。
日过窗间腾野马,雨余墙角篆蜗牛。
饥寒不作妻孥念,笑语那知天地秋。
一炷水沉参鼻观,扫空六凿自天游。
梦破南窗袅水沉,卧看素壁挂瑶琴。
丝丝细雨晚烟合,阁阁鸣蛙蔓草深。
但得瓮边眠吏部,不妨跨下辱淮阴。
何时楼上登晴景,一醉聊舒万里心。作者介绍: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他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与李纲相倡和为忘年交。入太学后,曾因东南贡花石纲被屏出学,钦宗立时,召对便殿,补承务郎,授鸿胪寺簿。金人犯阙时被命诣金营,留五十日而还。诗意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的豪迈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性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苍苔白石两清幽”,“日过窗间腾野马”,“雨余墙角篆蜗牛”等,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饥寒不作妻孥念,笑语那知天地秋”,“一炷水沉参鼻观,扫空六凿自天游”,体现了作者追求高远理想和超脱物欲的精神风貌。艺术特色:
邓肃的诗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诗风豪迈、清新、自然,善于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在艺术形式上,邓肃的诗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念。同时,邓肃的诗歌中也融入了一定的哲理性和思辨性,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偶成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和人生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傲骨铮铮的态度和立身处世的精神风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