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六绝句 其四

浙西一老自嵯峨,门下诗人亦未讹。
只是魏收轻蛱蝶,佳人做贼奈卿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论诗六绝句·其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未若柳絮因风起”为题,借柳絮随风飘舞的轻盈之态比喻自己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在这首诗中,杜甫用“飘飘何所似”一句,形容他的诗歌风格轻灵飘逸。他写道:“随风直到夜郎西”,意思是说自己的诗歌如同柳絮一样,随风飘荡,一直飘到遥远的夜郎西边。这一句诗表达了他对诗歌自由灵动特质的追求和赞美。

杜甫还用“落絮飘残絮”来比喻自己的诗歌。他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而这种忧虑与失落之情,也体现在他诗歌中的一些意象上。例如,他在《月夜忆舍弟戍梁州》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七,第1987页)这首诗中,他用明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这种思念之情也是他对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损失的一种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