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一老自嵯峨,门下诗人亦未讹。
只是魏收轻蛱蝶,佳人做贼奈卿何。

“浙西一老自嵯峨,门下诗人亦未讹。只是魏收轻蛱蝶,佳人做贼奈卿何。”这是一首由杜甫创作的《论诗六绝句》中的第四首,通过对几位唐代诗人的诗歌进行评价,展现了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态度。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解释:

  1. “浙西一老自嵯峨”:描述了诗人自己,他如同山中之老者般高大威严,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和风格。
  2. “门下诗人亦未讹”:指出他的门下,即弟子或追随者中的诗人,也没有偏离正道,他们的诗歌创作并没有受到负面影响。
  3. “只是魏收轻蛱蝶”:批评了魏收的轻浮和不严谨的态度,他将蝴蝶视为重要之物,却忽略了其本质。这里比喻那些只看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人。
  4. “佳人做贼奈卿何”:以佳人偷盗为喻,批评魏收的行为,就像盗贼一样无法掩盖罪行,最终只能自食其果。这里的“佳人”指的是被误认为偷窃者的女子。
  5. 关键词注释
  • “浙西一老”:指诗人自己的自称,表示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风格。
  • “自嵯峨”:形容诗人的威仪和崇高地位。
  • “门下诗人”:指的是杜甫的弟子或追随者,包括后来成为著名诗人如李白、高适等的众多诗人。
  • “魏收”:是当时的一位著名文人,以其文风著称,但因其过于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实质。
  • “蛱蝶”:蝴蝶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美丽的事物或诱惑,但在这里也被用作比喻,意指那些容易被外表吸引而忽视本质的事物。
  • “奈卿何”:出自《红楼梦》,意为无奈,用来形容魏收无法掩饰其错误的行为或结果。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杜甫的诗歌评论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不仅关注诗歌的形式美,更强调诗歌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超越表面的形式,触及人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他也批评了当时一些文人为了追求形式而忽视了诗歌内容的做法,强调了诗歌的教化功能和社会责任感。这种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批评,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诗人。

杜甫在这首诗中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邃理解和批判精神。通过对魏收等文人的批评,他强调了诗歌的教化功能和真实情感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后世诗人的期望和鼓励。通过这样的评论,杜甫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诗歌才华,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