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逢难忘日中墟,直到兴宁分手初。
况瘁钟郎情谊厚,飘零谢嫂讯音虚。
沧桑历劫终逢汝,恩怨填胸孰起余?
安得梓乡成解放,彭生墓上见旌旟。
【注释】
将逢:将要遇见。难忘日中墟:指在日中墟的分别。日中,古地名,在今江西吉安。墟,墟市,集市。袁嘉猷(1865—1934),字子寿,号鹤山,广东海丰人。光绪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后因事获罪出京,隐居乡里。兴宁:县名,在今广东梅州。瘁钟郎:憔悴而衰弱的钟郎,这里借指诗人。谢嫂:诗人之妻,姓谢。讯音虚:音讯杳无。沧桑历劫:经历了多次的劫难。孰起:谁又能解救?安得:如何能。梓乡:家乡,指故乡。解放:指国家统一。彭生墓:汉代彭越之墓,位于河南新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1934年春天写的。当时他与妻子离异,自己被流放到新疆,妻子也随夫到新疆,夫妻两地分居。此诗就是写诗人思念妻子、盼望早日团圆的心情。
前两句说:“将逢难忘日中墟,直到兴宁分手初。”意思是说:这次与你分别,正是在日中墟;我们还要分手,直到兴宁。“日中”,是日中墟的简称;“至”,到;“分手”,分离;“初”是开始的时候。这两句的意思是:这次与你的分别,是在日中墟;我们还要分离,直到兴宁。
后两句说:“况瘁钟郎情谊厚,飘零谢嫂讯音虚。”意思是说:何况我与钟郎的感情很深;但如今你的消息全无,音信全无。钟郎,诗人的朋友袁嘉猷。谢嫂,诗人的妻子谢氏。
第三联:“沧桑历劫终逢汝,恩怨填胸孰起余?”意思是说:经历了这么多的灾难,我们最终又相逢了;但是,我心中的仇恨和恩怨,谁能解救?“沧桑历劫”指历经许多灾祸和变故;“终逢汝”指终于与你相逢;“荏苒”,形容时间很短。“孰起”,指谁又能解救?
尾联说:“安得梓乡成解放,彭生墓上见旌旗。”意思是说:希望我的家乡早日获得解放;那时,我在彭生墓上看到飘扬的旗帜。“梓乡”,指家乡;“彭生墓”,指彭越墓。“彭生墓上见旌旗”,是作者的想象,即诗人所憧憬的理想境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