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楚伧北伐 其一

投笔从戎信可儿,儒冠误我不胜悲。
中原胡马横行日,大陆潜龙起蛰时。
百粤河山秦郡县,三吴子弟汉旌旗。
茫茫此日难为别,侑醉且拚酒一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楚伧北伐》是清末至现当代诗人柳亚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柳亚子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历史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不仅展示了其文学才华,还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原名与字号:柳亚子,原名慰高,后改名为人权,字亚庐、亚子,再改回原名弃疾,号稼轩。他的籍贯是苏州吴江人,早年在乡里游学于陈去病和金天羽,后来创立并主持了南社。
  1. 诗歌内容
  • 诗句解读:《送楚伧北伐 其一》中的“投笔从戎信可儿,儒冠误我不胜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危机时刻投身军旅的强烈愿望,而“中原胡马横行日,大陆潜龙起蛰时”则描绘了战火纷飞、国破家亡的惨状。此外,“百粤河山秦郡县,三吴子弟汉旌旗”反映了北方战事对于南方的影响,而“茫茫此日难为别,侑醉且拚酒一卮”则展现了作者面对离别时的不舍和无奈。
  1. 艺术特色
  • 韵律结构:此诗遵循传统的七言律诗格式,每句七个字,共八句成篇。
  • 意境营造:通过对比儒生的理想与现实困境,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历史变迁感受。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真挚且深刻,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与自然意象,如“中原”、“胡马”、“大陆”、“潜龙”,这些意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语言特色:诗风古朴典雅,既有文人骚客的文采,又不失豪迈之情。

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送楚伧北伐 其一》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送楚伧北伐 其一》不仅是柳亚子的代表作之一,更是晚清至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符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欣赏到柳亚子的卓越文学才能,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