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六言杂诗十八首 其十

村鸡唤曙非一,野鹜眠沙必双。
时有飞星过水,忽看苦雾吞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行杂咏十首》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江水流淌、云雨交织的自然景象,以及作者对此的深深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
  • 江源(1485年—1530年),字子一,号或庵,江西南昌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尤以诗歌创作见长。《江行杂咏十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1. 作品原文
    墨蜧跃重渊,商羊舞野庭。
    飞廉应南箕,丰隆迎号屏。
    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瀛。
    霖沥过二旬,散漫亚九龄。
    阶下伏拉涌,堂上水衣生。
    洪潦浩方割,人怀昏垫情。
    沈液漱陈根,绿叶腐秋茎。
    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
    环堵自颓倾,忧来谁为听。

  2. 作品解析

  • 自然描绘:《江行杂咏十首》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一幅幅如画的自然景观之中。墨蜧跃出深渊,商羊在田野中飞舞,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忧郁和忧虑。阶下的积水涌动,堂上的水衣生起,象征着洪水带来的混乱和破坏。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人民遭受自然灾害的深切同情。
  • 哲理思考:诗中的“人怀昏垫情”一句,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现象面前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江行杂咏十首》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于爱好诗歌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滋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