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次章质夫杨花旧韵

是谁细剪兜罗,不期而至无端坠。
天生轻薄,眯人望眼,惹人闲思。
绕径铺毡,当阶滚雪,重门难闭。
向酒旗影里,茶烟榻畔,一阵阵,因风起。
却逐舞衫歌扇,乱纷纷、不成行缀。
欲飞旋止,将离又合,乍团还碎。
最怕沾泥,微嫌罥网,差宜点水。
任无情、化作浮萍若个,洒杨家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次章质夫杨花旧韵》是宋代词人查慎行的一首作品,以咏柳絮为题材。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查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初白,浙江海宁人,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学者。他在学术上精研《易经》,在文学创作上也有着深厚的造诣。
  2. 诗词内容:此词描绘了杨柳絮飘散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既无拘无束又带有一丝哀愁的情感状态。通过对柳絮飘零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美好瞬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3. 艺术特色:查慎行的这首《水龙吟》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尤其是通过柳絮这一物象,寄托了词人对人生、对自然、对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4. 历史背景:该词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苏轼通过杨柳絮飘落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怀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而查慎行的这首词则延续了这种情感表达,通过对杨柳絮飘散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
  5.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水龙吟·次章质夫杨花旧韵》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生命和美的哲学思考,还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诗词艺术形式的追求和创新。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诗,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水龙吟·次章质夫杨花旧韵》作为宋代查慎行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