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细剪兜罗,不期而至无端坠。
天生轻薄,眯人望眼,惹人闲思。
绕径铺毡,当阶滚雪,重门难闭。
向酒旗影里,茶烟榻畔,一阵阵,因风起。
却逐舞衫歌扇,乱纷纷、不成行缀。
欲飞旋止,将离又合,乍团还碎。
最怕沾泥,微嫌罥网,差宜点水。
任无情、化作浮萍若个,洒杨家泪。

【注释】:

  1.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小楼连苑”。“次章”即“次韵”。
  2. 章质夫杨花:章质夫,名不详,杨花,柳絮。
    【译文】:
    是谁在细密地剪裁兜罗,不料无端就坠了下来。天生轻薄,迷乱了人的目光,惹人闲思。绕行径路铺满毡毯,当阶石上滚落雪片,重门难以关闭。向酒旗影里,茶烟榻畔,一阵阵因风起。却逐舞衫歌扇,乱纷纷不成行列。想要飞旋却又停止,将要离别又重新聚合,乍团圆又碎裂。最怕沾泥,微嫌罥网,差宜点水。任无情化作浮萍一般,像柳家的泪洒在何处。
    【赏析】:
    《水龙吟·次章质夫杨花旧韵》是南宋词人张炎的一首词作。此词咏叹飘忽无定的柳絮,抒写作者对春光易逝、好景不常的伤感之情。全词语言明白流畅,意境清新自然。
    开头两句写柳絮的轻盈飘忽之态。“是谁”二字,问得极有意味,仿佛作者在自言自语,也像是有意要问柳絮:“你为何这般轻狂?”接着,以“天生”二字加以点明。这一句是说:柳絮天生就轻薄而易飘散,它那飘飘荡荡的样子,正是人们所讨厌的。“眯眼”二句,描写柳絮给人的感觉。柳絮的轻柔飘忽,使人们不禁眯起眼睛,更增添了一种朦胧之感。“惹人闲思”,则写出了人们看到柳絮后的种种联想。这些联想,既可能包含着对春天美好的回忆,也可能包藏着某种感伤的情绪。
    下片写柳絮飞舞的情景。“绕径铺毡,当阶滚雪,重门难闭。”这几句描写了柳絮随风飞舞的情景。柳絮如云似雾,绕树萦枝,铺满了整个院落;它落在台阶上,犹如滚落的雪花;重重的门也挡不住它的飞扬。“向酒旗影里,茶烟榻畔,一阵阵因风起。”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茶香袅袅升起,柳絮便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至。这四句将柳絮的飘动和人们的活动联系起来,写出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一种欢快的气氛。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却突然转向另一面。“却逐舞衫歌扇,乱纷纷、不成行缀。”柳絮虽然飘飞自如,但却不能随人的心意而去。它时而追逐着舞衣歌扇,时而又纷乱不堪,不成行列。这里的“乱纷纷”、“不成行缀”等词语,都给人以柳絮纷乱无序的印象。“欲飞旋止,将离又合,乍团团,又碎裂。”这几句描写了柳絮的飞行过程。柳絮本想飞起来,可是却被风吹得停了下来;它刚要起飞,又被风吹得停下来;有时它团团圆圆地盘旋在空中,有时却又四分五裂地摔在地上。这些描写,不仅表现了柳絮随风飘荡的无拘无束,同时也反映了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柳絮的评论。“最怕沾泥,微嫌罥网,差宜点水。”这几句话是对柳絮的批评。柳絮最怕沾上泥土,因为它容易沾染污垢而失去美丽;它又不喜欢被蜘蛛网缠住,因为它害怕受到伤害。柳絮只有经过一番挣扎才能脱离困境,所以作者给它起了一个“点水”的名字,意即经过一点小小的努力就能摆脱困境。这几句既写出了柳絮的特点,又表明了作者对柳絮的态度。
    整首词通过对柳絮的咏叹,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全词语言明白流畅,意境清新自然。作者善于捕捉事物的形象特点,运用贴切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柳絮飘飞的动态美。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问和设问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含蓄有力。总之,这首词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