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罢昏星没。
正春江、扬舲捩柁,晓程催即。
十载夸张才人事,香传茶经俱辑。
诗草又、新来成集。
湖海名流徵欲起,剩吟窗、席冷无人夺。
眉子研,且勤涤。
京华不少闲游客。
料纷纷、弹冠结袜,乘车戴笠。
同学行藏都在眼,几个文章得力。
怅生事、逡巡五十。
谁信芦沟桥上路,有布衣、障扇骑驴入。
定那处,相逢揖。
金缕曲 送盛鹤江入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送盛鹤江入都》是清代查慎行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盛鹤江入都的景象,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下面将具体介绍作品:
创作背景:《金缕曲·送盛鹤江入都》是清初著名诗人查慎行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作于康熙年间,正值盛鹤江辞官归乡之际。查慎行与盛鹤江有着深厚的交谊,他们曾一同在京城为官,并共同参与了文化事业。盛鹤江的入都象征着他即将结束在京的生涯,返回故乡。因此,查慎行写下了这首词,以表达对他未来路途的祝愿,同时也寄托着对国事的关切。
文学手法:查慎行的词作深受东坡、放翁等宋代词人的影响,其词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在《金缕曲》中,查慎行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如“湖海名流徵欲起,剩吟窗、席冷无人夺”展现了盛鹤江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的形象;“谁信芦沟桥上路,有布衣、障扇骑驴入”则是对盛鹤江归乡之路的一种浪漫想象。
艺术特色:《金缕曲》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清代文人词中的佳作之一。词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如“京华不少閒游客”,也有人物形象的刻画,如“算只有、狂名盈耳”。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氛围之中,感受其中的情感波动和时代变迁。
《金缕曲 送盛鹤江入都》不仅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家国情怀的杰作。通过对盛鹤江入都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查慎行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祝愿,也展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此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于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