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后二日雷雨大作

天地久闭藏,云雷动盈满。
岂其震群蛰,端用起我懒。
晨兴拓窗望,雨脚垂箭簳。
户户烟气微,村村农事缓。
园中菜罕茁,野外麦犹短。
饥馑适荐臻,桑榆乏馀暖。
婢依悬釜立,童负湿薪返。
一老方坐惭,得餐宁论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惊蛰后二日雷雨大作》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陶庵梦忆》中。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惊蛰后的第二天遇到一场雷雨的场景。

张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号陶庵,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人、史学家、艺术家。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书画等多个领域,以描写江南水乡风光和生活琐事见长。

在这篇文章中,张岱详细描绘了当时天气变化的情景:

“余居城中,每闻雷起,辄往观之;盖余居之南,城隍庙前,乃市井之间,而雷声最响也。又居之东,则西湖之滨,而雷声亦然。又居之北,则为城隍庙矣。余居之中,则其声不甚可闻也。余所居之西,则为山阴道上,虽近而远甚焉。今春三月,余始至杭,居城外昭庆寺之东。是日方寒食,余宿城隍庙。夜半有雷轰城隍庙中,四顾寂无声响,惟闻霹雳之声,震撼天地。俄而一声如劈破苍穹,裂石穿云,余大震,不觉失声呼曰:‘天崩地坼矣!’遂起更定,不敢复寐。”

这篇文章通过对雷电现象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界变幻无常的感慨。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展现了张岱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