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吟为白中丞六十寿

岁已亥冬建丑月,腊尾春前十三日。
中丞周甲际斯晨,万里祥光飘玉屑。
满城雾凇呈奇卉,拔地霜松挺高节。
孺子亭边一片明,元婴阁外千重白。
中野频来集泽鸿,丰年预卜连云麦。
家家饱暖挟狐貂,处处讴歌腾巷陌。
天然图画入屏障,此景难凭粉绘设。
琼枝琪树佳子弟,水鉴冰壶好颜色。
眼前无物可容尘,世上何人堪比洁。
肝肠如此天所鉴,公岂自夸人尽识。
野夫今年年七十,来作南州老宾客。
拟披鹤氅去登堂,快与先生吟瑞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雪吟为白中丞六十寿》是清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瑞雪纷飞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白中丞六十岁寿辰的祝福和对其品德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查慎行,清代诗人,字他山,号烟波钓徒,浙江海宁人,有《敬业堂诗集》。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以简洁明快著称。

  2. 原文节选与解析:诗中的“中丞周甲际斯晨,万里祥光飘玉屑”描述了白中丞在六十岁这个重要时刻,如同古代官员升迁一般,迎来了自己的“六十寿”。而“满城雾凇呈奇卉,拔地霜松挺高节”则用冬日的雾凇和霜松来象征白中丞的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

  3. 文学价值与影响: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摹,还通过对瑞雪这一意象的使用,传达了作者对白中丞崇高德行的敬意。诗的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查慎行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4. 文化与历史背景:《瑞雪吟为白中丞六十寿》创作于清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文化转型期。查慎行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也反映了他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

《瑞雪吟为白中丞六十寿》不仅是查慎行文学创作的代表作,更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艺术追求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