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喜锐不喜方,竹篙用短不用长。
上滩取逆不取顺,出险在闲不在忙。
老夫昏昏篷底坐,静听两旁风雨过。
深惭作力役多人,成就垂緌一游惰。
逆风上滩歌
介绍
《逆风上滩歌》是一首反映清代诗人查慎行对自然现象和人生哲理深刻理解的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作者在险滩中航行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查慎行作为清中期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远的人生哲学。他的诗歌以简洁明快、意蕴丰富的特点著称,常常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
《船头喜锐不喜方》,诗中“船头喜锐不喜方,竹篙用短不用长”两句,揭示了作者对船只航行方向的选择。在这里,“喜锐”意味着偏好直接而有力的行动方向,“不喜方”则暗示着更倾向于灵活变通的策略。这种选择反映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直截了当往往能够更快地达到目的,而过于拘泥于表面的形式或规则,则可能适得其反。
“上滩取逆不取顺”,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这里的“取逆”意味着采取逆向思考的方式,即面对逆境时保持坚定与从容。而“取顺”则是采取顺从而无原则地逃避困难,这两种态度的选择,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和工作的不同看法。
“出险在閒不在忙”,这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对待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观。在危险和困境面前,真正的勇气不是盲目地忙碌以求速成,而是保持一份从容,让内心平静如水,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老夫昏昏篷底坐,静听两旁风雨过”,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老渔翁悠然自得的场景。他坐在帆布之下,静静地听着风雨的声音,似乎已经超脱于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自由。通过这个画面,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强调了内在平和的重要性。
《逆风上滩歌》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诗人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学习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