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喜锐不喜方,竹篙用短不用长。
上滩取逆不取顺,出险在闲不在忙。
老夫昏昏篷底坐,静听两旁风雨过。
深惭作力役多人,成就垂緌一游惰。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
诗句逐句释义及注释:
- 逆风上滩歌:在逆风中航行,形容逆水行舟或逆风而行。
- 船头喜锐不喜方:船头应是尖锐的而不是方形的,意味着船只应朝着前方前进。
- 竹篙用短不用长:竹篙应该使用较短的而不是较长的,意指船篙应该轻便易操作。
- 上滩取逆不取顺:在上滩时应选择逆流而上而不是顺流而下,因为逆流能增加行进的稳定性和速度。
- 出险在闲不在忙:在遇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而不是忙于应对。
- 老夫昏昏篷底坐:诗人自己坐在船篷下面,形容其沉浸于诗歌或思考之中。
- 静听两旁风雨过:静静地聆听船两侧的水声和自然之声。
- 深惭作力役多人:深感自己被过多地驱使和劳动而感到内疚。
- 成就垂緌一游惰:最终成就了一次悠闲自在的旅行。
译文:
在逆风中航行,船头应是尖锐的而不是方形的,船篙应该使用较短的而不是较长的,在上滩时应选择逆流而上而不是顺流而下,在遇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而不是忙于应对,我静静地坐在船篷下,聆听着两边的水声和自然之声,最终成就了一次悠闲自在的旅行。
赏析:
这首古诗通过描述在逆水行舟时的情景,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他主张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智,而不是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同时,他也强调了个人在忙碌和被驱使中的疲惫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苏东坡不仅具有卓越的文学才华,而且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深深影响了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