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游钤冈岭下诸禅室

山僧住山久,不道深山好。
山下每相逢,山中迹如扫。
禅居既寂寂,过客亦草草。
林荒鸟语断,叶落寒气早。
物外识闲情,谁能耐枯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遍游钤冈岭下诸禅室”是一首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王维在一次旅途中对山中寺庙的游览经历。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 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在铃冈岭下看到的第一座寺庙——招提寺。“招提”一词在佛教中指的是一种修行场所,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僧人居住或修行的地方。

  2. 第三句:“遥看古寺”,这句描述诗人站在高处远望,看到的是一座古老的寺庙。这里的“古寺”指的是年代久远,历史悠久的寺庙。

  3. 第四、五句:“入看竹院”,接着诗人深入到寺庙内部的竹林之中。竹院通常是指用竹子建造的庭院,这里可能是供人休息或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

  4. 第六句:“松间多药”,这一句描述了寺庙周围生长着许多药材。在古代,药材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修行者常用的辅助材料。

  5. 最后一句:“多情应笑我”,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庙的喜爱之情。这里的“多情”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有自嘲的意味,因为作为一个外来者,他可能觉得自己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

《遍游钤冈岭下诸禅室》这首诗通过对铃冈岭下不同寺庙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自然环境和修行场所的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