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吞全楚,孤舟望不穷。
两仪浮澹沲,万象入鸿蒙。
冰雪凝壶净,烟霞拂镜融。
恍疑天四合,长见日当中。
散作鱼鳞去,虚凭鸟道通。
洪流年莫纪,开坼力何雄。
险蓄波涛势,阴防雾雨雺。
落帆分向背,瞻斗辨西东。
皛皛趋灵域,泱泱表大风。
回车辞崦嵫,仗剑倚崆峒。
绝境何由达,狂飙偶一逢。
未成骑赤鲤,直欲驾晴虹。
空旷曾张乐,轩辕想驭空。
鸾雏娇嶰竹,凤咮引荆桐。
去约西王母,行邀东海童。
舞幽潜百怪,恊律奏群工。
贝阙清于玉,冰帘暖似烘。
人闲常属耳,天外或呼嵩。
沈璧摛辞壮,燔柴望祀丰。
居然冯岳渎,渺矣托神丛。
河伯忧方大,蚩尤祸忽终。
长鲸摧爪甲,封豕殪豝豵。
不分驱秦鹿,终成失楚弓。
纷纭吹野马,变化到沙虫。
贪说含珠睡,乖从割耳聋。
蛟涎腥蚌窟,鱼目闯龙宫。
往往狼争肉,纷纷雉离罿。
崩沙埋锁杙,坏板拆艨艟。
短景西南陷,浮氛宇宙充。
客行愁渺渺,事往惜匆匆。
飘泊今无地,吁嗟一倚篷。
向来拘眺听,浑似出樊笼。
吊古夫何及,伤时又不同。
九疑荒率指,七泽荡明瞳。
易触苍茫句,难消块垒衷。
非才惭击楫,有识笑从戎。
不作沾泥絮,翻随别蒂蓬。
文词新画虎,爪迹旧飞鸿。
壮志销颓俗,流年抚薄躬。
中流发长啸,谁负济川功。
渡洞庭湖四十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洞庭湖四十韵》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 诗歌背景:《渡洞庭湖四十韵》是查慎行在清康熙年间所创作的诗作,其创作时正值诗人的晚年时期。此诗通过描绘洞庭湖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沉思。查慎行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审美视角,赋予这一自然景观以人文精神,使得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
- 诗歌全文:一气吞全楚,孤舟望不穷。两仪浮澹沲,万象入鸿濛。冰雪凝壶净,烟霞拂镜融。恍疑天四合,长见日当中。散作鱼鳞去,虚凭鸟道通。
- 主题思想:查慎行通过《渡洞庭湖四十韵》,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深远的思考。诗中的“两仪”与“万象”等词汇,寓意宇宙间的阴阳和谐与万物的交融。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生动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心游太虚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界追求的高远和深邃。
- 艺术特色:在艺术风格上,查慎行的《渡洞庭湖四十韵》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美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独特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洞庭湖的浩瀚比作“一气吞全楚”,将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描述为“烟霞拂镜融”,这些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同时,查慎行还善于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对比洞庭湖的壮丽与自身的渺小,来抒发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渡洞庭湖四十韵》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篇,更是一部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人生之书。它不仅展现了查慎行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自然及宇宙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