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狼争肉,纷纷雉离罿。
崩沙埋锁杙,坏板拆艨艟。
短景西南陷,浮氛宇宙充。
客行愁渺渺,事往惜匆匆。
飘泊今无地,吁嗟一倚篷。
向来拘眺听,浑似出樊笼。
吊古夫何及,伤时又不同。
九疑荒率指,七泽荡明瞳。
易触苍茫句,难消块垒衷。
非才惭击楫,有识笑从戎。
不作沾泥絮,翻随别蒂蓬。
文词新画虎,爪迹旧飞鸿。
壮志销颓俗,流年抚薄躬。
中流发长啸,谁负济川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渡湖时所见的洞庭湖景色和心情,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慨。
我们来看第一句“往往狼争肉,纷纷雉离罿。”这里的“狼”和“雉”都是指野性的动物,它们在争夺食物时显得非常凶猛,而“离罿”则是指被撕裂的网。这里用“狼争肉”和“离罿”来比喻人类贪婪和破坏的行为。
接下来是第二句“崩沙埋锁杙,坏板拆艨艟。”“崩沙”指的是大浪冲刷沙滩,“埋锁杙”则是指在巨大的波浪面前,原本坚固的木桩也难以抵挡。而“坏板拆艨艟”则是形容船只在风浪中受损严重,如同被摧毁的城堡。
第三句“短景西南陷,浮氛宇宙充。”描述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湖面上,使得湖水呈现出一片金色。而“浮氛宇宙充”则表达了天空中弥漫着云气,仿佛整个宇宙都充满了这些飘渺的气息。
第四句“客行愁渺渺,事往惜匆匆。”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感到孤单和忧愁。“愁渺渺”则形容这种情感深广、深远。同时,“事往惜匆匆”则意味着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只能感叹时光流逝。
第五句“飘泊今无地,吁嗟一倚篷。”表达了作者现在漂泊无依的状态,只能倚靠在船篷上。这句诗通过“飘泊”和“无地”来形容作者的孤独和无助。同时,“吁嗟”则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感慨。
第六句“向来拘眺听,浑似出樊笼。”表达了作者以前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似乎都被限制在一个笼子里,无法自由地飞翔。这里用“拘眺听”来形容过去的自我限制,而“出樊笼”则表示希望打破这种束缚,获得自由的飞翔。
第七句“吊古夫何及,伤时又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英雄和时代的感慨。这里的“吊古”是指对历史的怀念和敬仰,而“伤时”则是指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
第八句“九疑荒率指,七泽荡明瞳。”这里的“九疑”和“七泽”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地名,用来形容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而“荒率指”、“荡明瞳”则分别形容这些地方的荒凉和美丽。
第九句“易触苍茫句,难消块垒衷。”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里的“苍茫句”是指那些看似简单却又深刻的道理,而“块垒衷”则是指内心积累的烦恼和痛苦。
第十句“非才惭击楫,有识笑从戎。”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评价。这里的“击楫”和“从戎”都是古代的典故,用来形容英勇的行为和决心。而“非才惭”则表明自己并非有才华之人,只能默默无闻地生活。同时,“有识笑从戎”则表达了对于那些嘲笑自己从军的人来说,自己虽然不是英勇之士,但仍然有着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第十一句“不作沾泥絮,翻随别蒂蓬。”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这里的“沾泥絮”是指那些随风飘散的花瓣和柳絮,它们虽然美丽却短暂。而“翻随别蒂蓬”则是指这些花朵和柳絮虽然离开了自己的茎杆,却依然能够随风摇曳,继续生长。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文词新画虎,爪迹旧飞鸿。”则是对作者自己的评价。这里的“画虎”和“飞鸿”都是古代的典故,用来形容自己的文采和才华。虽然新的画作已经诞生,但是以前的印记仍然清晰可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努力和成就的认可,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