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帆冲雪到,小泊记荒程。
沙岸冬收潦,湖光晚放晴。
百家成小聚,一县得虚名。
路险行吟客,天骄跋扈兵。
废池犹带树,残垒竟无城。
不到干戈地,谁知荆棘生。

【注释】

①布帆:用布做的船帆。冲雪:冒着飞雪。②荒程:指长途跋涉。③沙岸:沙滩。④百家:泛指百姓,一说指官府、官府所辖。⑤小聚:聚会。⑥天骄:指敌人或敌人的军队。跋扈:专横放肆。⑦废池:废弃的池塘。带树:长着树木。⑧残垒:残破的城堡。无城:没有城墙。⑨干戈地:战争发生的地区。⑩荆棘:形容荒凉。

【译文】

乘着风雪驶向前方,小舟停泊在荒凉的路上。

沙滩上冬天收割了雨水,傍晚湖面放晴。

百姓聚集在一起,一县获得了好名声。

行走艰难吟咏诗歌,敌人横行霸道,军队跋扈猖狂。

废弃的池塘长满了树木,残破的战垒没有城墙。

我们没有到达过战争发生的地方,谁能知道这里生满了荆棘。

【赏析】

此诗是诗人经过安乡县时所作。安乡县地处长江中游北岸的江陵(今属湖北省)以南,东临大江。当时此地为南北交通要冲,也是军事重镇。诗人在这首诗里就写出了这一带的特点。

首联“布帆冲雪到”,写船行途中的艰苦。诗人在《初发荆渚》中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之句,可见旅途之苦。但诗人并不因旅途的艰险而气馁,而是怀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勇往直前。“小泊记荒程”一句,点明自己虽然只是小憩,但是也足以让人感到旅途的艰辛,并从中体会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颔联“沙岸冬收潦,湖光晚放晴”两句,描写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沙岸”和“湖光”分别代表水陆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在这里,“沙岸”和“湖光”都是静态的景物,它们与动态的景象形成对比,使整个画面显得生动活泼起来。同时,这两句诗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颈联“百家成小聚,一县得虚名”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关注。诗人看到当地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于是产生了深深的感慨。这里的“百家”指的是当地的百姓,他们虽然生活贫困,但却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而“一县”则是指整个安乡县,它虽然没有真正的统治者,但却拥有自己的声誉和地位。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民的深厚感情和高度的评价。

尾联“路险行吟客,天骄跋扈兵”两句,描绘了当地军民的生活状态。“路险”指的是道路艰险,“行吟客”则是指那些在道路上行走的人们。他们虽然身处困境,但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而“天骄跋扈兵”则是指那些统治阶级的军队,他们虽然强大无比,但却没有真正实现统治人民的目标。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当地军民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状况的看法和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于当地人民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于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民生活的关注和评价,以及他对于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