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换船吴孝廉次侯至舟次相晤口占志别

吴生知我停征棹,先枉高轩向水滨。
差喜同年还有后,剧伤旧好绝无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扬州换船吴孝廉次侯至舟次相晤口占志别》是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的生平: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宁人。他初名嗣琏,后改名为嗣琏,号他山,又号初白。少受学黄宗羲,精《易》工诗,因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乡试,四十一年(1702)应召入直南书房,赐进士出身。
  • 作品成就:查慎行被誉为清初诗文大家,其诗作以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以白描、情韵取胜,其诗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为清初中一大家。
  1. 诗歌原文
  • 吴生知我停征棹,先枉高轩向水滨。
  • 差喜同年还有后,剧伤旧好绝无人。
  • 谓史蕉饮顾书宣郭于宫辈
  1. 诗歌解读
  • 吴生之知遇之恩:诗人表达了对好友吴生的感激之情,称吴生“先枉高轩向水滨”。这里“枉”意为屈尊来访,表明吴生不顾自身地位的高低,特地来到诗人的舟中相见。
  • 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诗人感慨地提到“差喜同年还有后”,意味着尽管时光流转,但依旧能与同好之人重逢,这种情感是值得珍惜的。同时,“剧伤旧好绝无人”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友情无法重现的无奈和悲哀。
  • 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最后两句“谓史蕉饮顾书宣郭于宫辈”,可能是在回顾历史上某些人物的故事或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及其影响的深刻认识和思考。
  1. 文化背景
  • 扬州的文化氛围:扬州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这里的文化氛围浓厚,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灵感。
  • 江南的水乡特色:扬州地处江南水乡,风景如画,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诗,自然能够融入更多的自然美景和个人感悟。
  1. 文学价值
  • 情感真挚:诗歌情感真挚,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历史的深切感慨。
  • 艺术风格独特:查慎行以其白描、情韵取胜的诗歌风格,使这首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1. 现实意义
  • 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支持与帮助的朋友,珍视并感恩这些宝贵的人际关系。
  • 对历史的反思: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诗人提醒人们要尊重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扬州换船吴孝廉次侯至舟次相晤口占志别》不仅是查慎行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古人智慧与情感的力量,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