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齐天坡

十月新寒瘴巳轻,万峰湿翠雨初晴。
人来天际斜阳影,马蹈云中落叶声。
杼轴谁怜民力尽,邮亭遥数戍烟生。
半年游迹愁重到,何计云山慰客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过齐天坡》是清代查慎行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作于从军黔、楚间的时期,诗中不仅描绘了齐天坡初冬的自然景观,更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造成苦难的同情与反思。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诗歌原文
    十月新寒瘴已轻,万峰湿翠雨初晴。人来天际斜阳影,马蹈云中落叶声。杼轴谁怜民力尽?邮亭遥数戍烟生。年年游迹悉重到,何计云山慰客情?
  2. 诗歌鉴赏
  • 自然描写:诗的首四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初冬季节齐天坡的独特风景,“十月新寒”,营造出一个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万峰湿翠雨初晴”,则展现了雨后初晴时山峦的湿润翠绿,景色空灵而清澈。
  • 社会感慨:诗人通过“杼轴谁怜民力尽”一语,表达了对当地居民因战乱而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邮亭遥数戍烟生”则反映了战火连年,边疆紧张的局势。
  • 人生哲思:诗的结尾“年年游迹悉重到,何计云山慰客情?”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无限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通过重游来慰藉自己情感的愿望。
  1. 历史背景
  • 查慎行作为清朝时期的文人,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此诗作于他从军期间,正值西南用兵之际,战事频繁导致民不聊生。

《重过齐天坡》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具有深厚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齐天坡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民生凋敝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