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诗 其五

板舆自草闲居赋,骏骨何心羡筑台。
讶许客来论旧雨,能令人妒是奇才。
对门瓦屋相望住,称意溪花一笑开。
还有江山传好句,青莲曾到夜郎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怀诗 其五》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作品,此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的感概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世的忧虑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州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及政治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并称“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史上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一生著作丰富,包括诗歌、散文等,其作品多涉及政治、哲学和历史等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离离挂空悲,戚戚抱虚警。
    露泫秋树高,虫吊寒夜永。
    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
    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
    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
    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

  2. 诗歌赏析

  • 忧国忧民的情感:此篇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状况的担忧。特别是“露泫秋树高”“虫吊寒夜永”等句子,生动地表达了秋天的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孤寂与哀伤。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 隐逸与现实的矛盾:尽管诗人渴望远离尘嚣,追求精神的自由,但现实中的种种限制使他难以完全实现这种向往。如“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反映了他虽想避免纷争却不得不卷入其中的无奈。
  • 自我反思与超然的态度:诗中的“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两句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以及对传统智慧的推崇,表明他虽身处纷扰之中仍不失为一个深思熟虑的人。
  • 审美追求的表达:整首诗的语言典雅、意境深邃,诗人不仅在文字上追求美的表现,更在情感上追求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将抒情与写景巧妙结合,通过自然的景物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使情感表达更加深刻且具有画面感。
  • 含蓄蕴藉:诗人在表现自己的感情和见解时,往往采用寓意深长、含蓄婉转的手法,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更深层的哲理。
  • 语言精炼: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句都精心打磨,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1. 历史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王冕的这首诗在元代就已经广为人知,对后来的文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文化传承的历史见证。
  •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欧阳修的这首《秋怀诗 其五》因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秋怀诗 其五》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它的研究与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及其在社会变迁中的应对方式,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