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溶驿

西隔辰阳才百里,伤心战地见何曾。
尸陁林下乌争肉,瘦棘花边鬼傍灯。
井与田平柴栅废,燕随人散土巢崩。
相逢漫说从军乐,一饭无端百感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溶驿》是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战争遗址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是清代浙江海宁人。他的诗歌以宋人之长、不染其弊而著称,精于《易》和工于诗,名闻禁中。康熙年间,他曾应召入直南书房,不久被赐进士出身。查慎行的诗作在清代享有盛誉,他的作品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还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西隔辰阳才百里,伤心战地见何曾。
尸陁林下乌争肉,瘦棘花边鬼傍灯。
井与田平柴栅废,燕随人散土巢崩。
相逢漫说从军乐,一饭无端百感增。

第一句“西隔辰阳才百里,伤心战地见何曾”,描述了诗人站在一个偏远且荒凉的战地,远远地看到西方的辰阳,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失落,因为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现在却显得那么荒凉,仿佛从未有过战争的痕迹。第二句“尸陁林下乌争肉,瘦棘花边鬼傍灯”,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景象,乌鸦争夺腐肉,幽灵在花边旁徘徊,这些形象都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残酷和凄凉。第三句“井与田平柴栅废,燕随人散土巢崩”,进一步描写了战后的荒凉景象,原本平整的田地如今已经荒废,井灶也无人居住,燕子跟随人们四处漂泊,失去了栖息的地方。最后一句“相逢漫说从军乐,一饭无端百感增”,表达了诗人在战后的茫然和困惑,面对曾经的战友和朋友,他们可能会谈论从军的快乐,但诗人自己却感到百感交集,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太多的苦难和痛苦。

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战争遗迹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战争的残酷性和和平的珍贵性,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