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献县至景德二州久旱无雨官司方事祈祷流民载路率成二首 其一

燕齐封壤接,极目际平芜。
旧井泥犹汲,新杨秭并枯。
吁嗟勤致祷,润泽冀均濡。
为问西京吏,随轩雨有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到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自献县至景德二州久旱无雨官司方事祈祷流民载路率成二首 其一》。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在干旱之年为百姓求雨,希望上天能够降下甘霖以解民忧的心情。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一、诗歌原文及解析

  1. 诗句原文
    自献县至景德二州久旱无雨官事祷神而路旁多流民载路率成二首

  2. 诗句解析

  • “自献县至景德二州”描述了诗人所行走的道路从献县开始,经过景德两个州。
  • “久旱无雨”直接说明了天气状况——长时间的干旱,没有下雨。
  • “官事祷神”说明诗人为了解决这一困境,采取了官方的行动,即举行祈祷活动向神明祈求降雨。
  • “路旁多流民载路”反映了因为干旱导致的流民问题,很多人因无法找到食物而在路上流浪。
  • “率成二首”表示这是诗人根据这一情况创作的两首诗。

二、诗歌主题与情感

  1. 主题探讨
  • 这首诗通过描述旅途中遇到的干旱和随之而来的流民问题,展现了唐代社会基层民众的生活困苦,以及官府对此事的关注和努力。
  • 诗中“久旱无雨”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暗含了当时社会政治背景,可能反映了朝廷对自然灾害的态度和对策。
  1. 情感表达
  • 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旱灾的关注时,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和焦虑之情。
  • 同时,他通过对流民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对社会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关切和忧虑。

《自献县至景德二州久旱无雨官事祷神而路旁多流民载路率成二首》是一首反映唐代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的诗歌。它不仅记录了诗人本人的所见所感,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