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齐封壤接,极目际平芜。
旧井泥犹汲,新杨秭并枯。
吁嗟勤致祷,润泽冀均濡。
为问西京吏,随轩雨有无。
【注释】燕齐:指河北、山东一带。封壤:封疆,疆域;壤,土地。极目:极远眺望。际:接近。平芜:长满野草的荒地。旧井:指过去人们饮用的水井。泥犹汲:水仍被汲上来。新杨:指杨柳树。秭:古代长度单位,十尺为一秭。枯:凋零枯萎。吁嗟:叹息。勤致祷:多次向神灵祈求。润泽:水分使土壤变肥。冀:希望。雨有无:有还是没有?无:没有。随轩:跟随着车驾。
【译文】燕山、齐国一带是中原与边疆的交界处,我极目远眺只见那一片荒芜。那些旧日人们饮水用的水井还在汲水,但那杨柳树已全部凋零枯死。我不禁感叹连连祈求上天降下雨水,以滋润这片大地。请问您在西京任职时,是否也和我们一样盼望着雨水的到来呢?
【赏析】此诗作于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诗人自献县至景州(今属河北)一带,见久旱无雨,便向地方官府请求祈祷,并询问西京官吏的情况。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天灾的不满和对祈雨的迫切心情。首联点明地域,颔联写景,写久旱不雨,旧井依然有人汲水,新柳却已枯死,颈联抒发自己对久旱不雨的不满和对祈雨的迫切心情,尾联则询问西京官吏的情况,表现了他关心国家大事的高尚情操。全诗意脉贯通,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是一首反映人民疾苦、同情百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