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山瞻支公塔

石路秋花艳,沙田早稻香。
坏墙连废寺,古塔表平冈。
境寂蝉声合,松高鹤骨凉。
永和年号在,苔蚀不成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查慎行创作的《清流山瞻支公塔》是一首充满意境的古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诗歌的开篇,“石路秋花艳,沙田早稻香。”描绘了秋天时节,道路旁的花朵竞相开放,稻田中稻花飘香的景象。这两句不仅用色彩和气味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秋天的画面,还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接着,“坏墙连废寺,古塔表平冈。”两句诗通过描写残破的墙壁和废弃的寺庙以及屹立于平冈之上的古塔,展现了一个被岁月侵蚀却依然坚韧的古老世界。

“境寂蝉声合,松高鹤骨凉。”则进一步营造了一种静谧、超然的感觉。在这里,诗人将蝉声和鹤骨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静与动、冷与暖的对比效果。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诗中的“永和年号在,苔蚀不成行。”则透露出历史的沧桑感。这里的“永和年号”指的是某个古代朝代的名称,而“苔蚀不成行”则表达了时间的痕迹和历史的变迁。

查慎行的文学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清流山瞻支公塔》一诗中,他还有诸多作品传世。查慎行(1650—1727),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号他山,又号查田。他精于《周易》,工于诗词,其诗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成为清代的一位大家。

《清流山瞻支公塔》是查慎行对自然景观与历史沧桑的深情凝视。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和对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更是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艺术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