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三朝事,他时发指冠。
贤人当横决,国势必摧残。
俎豆新楹肃,乾坤正气完。
如何乡后辈,偏有孔都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历历三朝事,他时发指冠。
贤人当横决,国势必摧残。
俎豆新楹肃,乾坤正气完。
如何乡后辈,偏有孔都官。
《桐城谒左忠毅公祠》是查慎行于康熙三十二年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左光斗的事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左光斗一生的主要事件,如“历历三朝事”表明了左光斗历经明朝三个朝代的变迁;“贤人当横决,国势必摧残”则反映了诗人对贤臣被害、国家命运的担忧。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左光斗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和正直的重视。
诗中对左光斗的品格进行了高度评价:“孔都官”,意指怀宁(今安徽省安庆市)人,这里用以代称左光斗。这一称谓既显示了左光斗与怀宁的深厚渊源,也彰显了他在当地乃至全国的杰出地位。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左光斗的历史影响力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诗歌还提到了左光斗家族的文化传承,“如何乡后辈,偏有孔都官。” 这反映了左光斗家族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这种文化传承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通过对《桐城谒左忠毅公祠》的分析,可以深刻理解到查慎行在表达对左光斗的敬仰之情的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愿景。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也是对一种理想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