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联客袂,随意叩禅关。
门径忽新改,居僧出未还。
一尖城上塔,几点树头山。
此处宜看雪,危梯约再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偶然联客袂,随意叩禅关。
门径忽新改,居僧出未还。
一尖城上塔,几点树头山。
此处宜看雪,危梯约再攀。
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丘逢甲的《游天竺白云山》一诗。这首诗是作者在1872年(同治十一年)游览浙江天目山时所作,其中“同竹垞水村步入一茎庵登妙光阁”描述了作者与友人同行至一茎庵,登上妙光阁的情景。
“竹垞”指的是清代学者朱彝尊号”竹坨”,”水村”则是指靠近水边的村落。”一茎庵”可能是一个古老的寺庙或道观,而”妙光阁”则是该庵中的建筑,通常用于存放书籍和供人休息的地方。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描述往往用来描绘诗人对山水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感慨。丘逢甲通过这首诗表达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过往文人雅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