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道勇宰顺德

万里驱车路,韩苏迹尚留。
往时愁谪宦,今日羡吟游。
边海夏无瘴,看山朝有楼。
感君悬榻意,谓我是诗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徐道勇宰顺德》是一首由查慎行创作的诗,展现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
  •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后改名夏重,又号他山、查田。晚年定居初白庵,自号初白。查慎行少受学于黄宗羲,精研《易经》,工诗,名闻朝中。康熙三十二年举乡试,四十八年应召入南书房编纂《佩文韵府》。因病乞归林下,终老于其地。
  1. 作品原文
    万里驱车路,韩苏迹尚留。 往时愁谪宦,今日羡吟游。边海夏无瘴,看山朝有楼。感君悬榻意,谓我是诗流。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朋友徐道勇即将赴任顺德的喜悦和不舍之情。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而对隐居山林的生活充满向往。
  • 艺术特色: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韩苏迹尚留”指的是韩愈和苏轼的文学成就,暗示徐道勇将继承他们的遗志和才华;“边海夏无瘴”描绘了顺德的自然环境,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看山朝有楼”则形象地展示了徐道勇的居所,既有山水之景,又有文人雅致。
  • 主题思想:“万里驱车路”和“今昔对比”构成了这首诗的主题。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期待徐道勇能在新的职位上大展宏图,同时也不忘保持内心的诗意和独立精神。

《送徐道勇宰顺德》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它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