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休宁城南落石台

一片苍云护,无端堕碧空。
离奇存石性,刻画憎人功。
只有朝阳到,偏宜曲水通。
峭寒难久住,酒醒忽西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休宁城南落石台》是一首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背景: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字悔余,浙江海宁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精《易》工诗,声名远播。
  • 查慎行的一生经历了科举入仕、辞官归隐等阶段,最终选择在山林间终老,体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1. 诗歌赏析
  • 《游休宁城南落石台》是查慎行晚年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手法。
  • 诗中“一片苍云护,无端堕碧空”描绘了天空与云朵的壮阔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 “只有朝阳到,偏宜曲水通”表达了诗人认为只有阳光才能照到这样的景致,暗喻着只有纯洁无暇的心才能领悟世间的美好。
  • “峭寒难久住,酒醒忽西风”反映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敏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一种哲学思考。
  1. 诗歌主题及情感
  • 本诗通过描述石头的形态以及与自然景观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诗歌中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无奈,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1. 艺术特色
  • 查慎行擅长白描和情韵,他的诗歌以简洁明快著称,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而非华丽的辞藻堆砌。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1. 文化价值
  • 作为清初著名的诗人之一,查慎行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也提供了研究清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 通过对查慎行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

《游休宁城南落石台》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查慎行一生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的体现。它不仅展示了查慎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