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即景

柳丝拖碧清光晓。摇曳东风寒峭。
杏花丛里蜂儿闹。成阵落红谁扫?
枝上黄莺声巧。羡美景、芳华未老。
艳阳天气寻春早。半是风流妖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杏花天·即景》是清代诗人姜忻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更通过细腻的笔触传递出作者对春天美景的无限热爱和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杏花天·即景》:

  1. 作品概述
  • 作者简介:姜忻(1643-1708),字青原,号西江,浙江仁和人,清代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 作品原文:《杏花天·即景》是姜忻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如下:“柳丝拖碧清光晓。摇曳东风寒峭。杏花丛里蜂儿闹。成阵落红谁扫?枝上黄莺声巧。羡美景、芳华未老。艳阳天气寻春早。半是风流妖娆。”。
  1. 诗词内容解析
  • 景色描写:词开头描写了清晨的景象,柳丝拖曳着碧绿的水色,在清澈的早晨光辉中摇曳。东风带来的寒意让人感觉清冽而冷峭,但正是这样的天气使得杏花更加鲜艳。
  • 昆虫活动:在杏花丛中,蜜蜂忙碌地飞舞,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成阵落红”形象地描绘了落花如雨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却又略带哀愁的美。
  • 植物与动物:词中提到了黄莺在枝头婉转啼鸣,增添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气。这种生动的动物描写让整个场景更加鲜活和有趣。
  • 情感抒发:通过对美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最后的“半是风流妖娆”,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自己青春年华的珍惜。
  1. 艺术特色
  • 意境美:整首词通过精细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动物刻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美。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语言精炼:姜忻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审美观。这种精炼的语言风格使整首词显得格外优美。
  • 韵律和谐:姜忻善于运用平仄、押韵等技巧,使得《杏花天·即景》的韵律感极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韵律上的和谐给读者带来了听觉上的享受。

这首《杏花天·即景》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朋友来说,阅读并理解这首作品无疑会是一次精神上的愉悦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