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发寒初破,沉沉梦正惊。
梅花香里一时鸣。
恰似催将腊去试春声。
赋拟闲居岳,人同近市婴。
老来心性渐都平。
绿茗青灯猛地意纵横。
南歌子 祀灶日闻爆竹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歌子·祀灶日闻爆竹声》——姚华词作赏析
《南歌子·祀灶日闻爆竹声》是清代诗人姚华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腊日的寒冷、梦境的惊扰以及梅花中爆竹的声音,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心情。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号茫父,贵州贵筑人。他曾在光绪二十三年举人,三十年进士,后被任为邮传部船政司主事。然而,晚年他生活贫困,身体瘫痪且病故于北京西直门外的灶君庙旁。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其坚韧不屈的性格。
词中“发发寒初破”与“沉沉梦正惊”两句,描绘了腊日清晨的严寒与夜晚的惊梦。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冬日里人们围炉取暖,而梦中则可能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梅花香里一时鸣”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梅花盛开的冬日,梅花的芬芳与爆竹声的清脆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静谧而又热闹的画面。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节日的氛围,也寓意着新一年的伊始,预示着希望的到来。
“赋拟闲居岳,人同近市婴”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闲适之地,却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困扰。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尾句“老来心性渐都平”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理解和对平和心境的追求。尽管经历了许多风霜雨雪,但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平静与宁静。
《南歌子·祀灶日闻爆竹声》不仅是对一个传统节日的记录,更是姚华个人情感与思想的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以及个体在其中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