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
齐天乐·鼠,田寅画乞赋,白石韵 作者:苏轼 髯苏谥黠尊边赋。凭伊做成深语。耗尽千门,穷余五技,知否赍粮无处。空肠漫诉。正兵乱年饥,久荒耕杼。坏壁窥镫,有人长夜动愁绪。春朝一犁趁雨过,厨烟草草,偷试舂杵。乍听窗鸡,犹栖幕燕,闇里都难知数。殷勤道与。有书惜佳儿,果珍娇女。莫餍芳甘,恐莲心最苦。 注释:胡须浓密的苏东坡,谥号为“黠尊”,他在边境之地创作诗歌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他耗尽了自己的才能和精力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回波转绿催杯盏 - 注释:指酒席上,人们举杯欢饮,回旋的绿色波光仿佛也在催促饮酒。 - 译文:酒杯中泛起的绿波仿佛在催促我们畅饮,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气氛。 - 赏析:此句通过视觉和感觉的结合,描绘了一幅人们在春日里举杯畅饮、欢声笑语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节日的喜悦氛围。 2. 酒簇亭阴暖 - 注释:酒席周围,亭子的阴影被温暖的阳光所包围。 - 译文:酒席周围
扬州慢 为愔仲图松柏独秀斋,因题谱石帚 红意填词,碧沉消睡,几回往事成尘。 絮凉天客语,又暮色栖云。 算惟有幽心未老,旧时词笔,勾梦堪温。 试商量、风月烟霞,描画柴门。 望中秀野,称君家嘉树如人。 甚道士栽桃,词人嫁李,犹自冬春。 送目大荒何处,斜阳去、也入无垠。 剩天边乔木,青青疑殢湘魂。 【注释】 ①松柏:这里指松树和柏树。 ②愔仲:即杨愔,字彦先,晋陵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诗句原文 风尘恧,懊恼写春词。□□□□东郭记,林惭涧愧北山移。马耳任风吹。 注释解释: - 风尘恧:形容风尘中的心情,感到羞愧。 - 懊恼写春词:由于心情不好,所以写下了春天的诗词。 - 东郭记:指《聊斋志异》中的《东郭案记》,讲述东郭先生救助受伤狐狸的故事。 - 林惭涧愧北山移:山林因自己而显得惭愧,溪涧因自己而感到遗憾,北山因此感到悲伤,自己则像马儿一样任凭风吹。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菩萨蛮 刘少泉以花妥墨笔兰花归于我,是刘宽夫先生物,题诗满幅” - “菩萨蛮”是一种词牌名,常用于表达深情。 - “刘少泉”可能是一位文人或画家的昵称。 - “花妥墨笔兰花”可能是指用墨笔绘制的兰花,表达了对兰花的喜爱。 - “归于我”可能意味着这份礼物或作品被赠送者所接受或珍藏。 - “是刘宽夫先生物”说明这份作品或兰花属于刘宽夫先生
扬州慢 与印昆登天宁寺塔,和白石韵 千里寒皋,极天无际,暗红解记春程。 正烟鬟过雨,似故国山青。 念前度诗痕尚在,涴尘沙碧,谁与屯兵。 更无人、废院归鸦,来近层城。 访碑砌下,数兴衰如梦堪惊。 怎塔势孤擎,檐铃不语,都似无情。 树树玉羁曾系,晴来路、马作边声。 渐清明寒食,愁如芳草还生。 注释: 1. 千里寒皋 - 指辽阔的北方或遥远的地区。 2. 极天无际 - 形容天空广阔,无边无际。 3
【注释】 一枝春:唐人诗中多用“春”字,如张先《一丛花》词:“伤情燕足留春住。”此处借指春天。 陈秋: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别号。秋风:指秋天。 倚石小照:指在石头上端详着自己。倚石,靠在石头上。 名与愁兼:名声和忧愁都相伴随。 甚年时、误入春红偏冷:为什么这些年时误入了春天的红色,却觉得它特别寒冷。 流光恋影,认取鬓眉清迥:时光留恋影子,辨认出鬓发眉毛清秀俊美。 为容最苦,替谁向、镜台妆靓
【解析】 此诗写七夕之夜,诗人在查楼观演《长生殿》时,见到月色红似火,不禁想起当年与所爱离别的情景。全诗以情贯注,层层深入,由远及近,由大至小,将天上的离愁、人间的儿女之忧、天边别绪、宫中私语,以及文章的承载作用,都融为一炉,写出了人间儿女对爱情的忠贞和追求。 鹊桥仙 七夕查楼观演长生殿,归,月赤如血 注释:七夕之夜,诗人在查楼观看演出《长生殿》。回到住所,只见满月像鲜血一样红。 译文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本调有一百零三、一百零六、一百零八等不同格式。此词为一百零八字长调。闻石卿述恨:石卿,即李石卿。据《南史·卷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一·良吏》载:“石卿……尝于市上见妇人卖饼,因买以归家。夜梦神人语之曰:‘君欲求富贵,何所不惜?但当常念女人肉,切不可忘。’遂至贫。”又据《太平御览》引作“石卿尝于市中见妇人卖饼,因买以归。后夜梦神曰:‘君欲求富贵,何所不惜?但当常念妇人肉
【注释】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因《菩萨蛮》词中有“花妥”而得名。此调因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而兴起,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 再题花妥兰花幅:又画了一幅兰花图送给郑妥。 白门:古都南京。今南京市有白下门。 郑成双妥:指郑妥。郑妥是当时南京的一个歌妓。 青楼小字:指郑妥的字。 罗素更湘兰:罗素,指罗敷,古代美女的名字。更湘兰,指郑妥。湘兰,即湘妃竹,又名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