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寒皋,极天无际,暗红解记春程。
正烟鬟过雨,似故国山青。
念前度诗痕尚在,涴尘沙碧,谁与屯兵。
更无人、废院归鸦,来近层城。
访碑砌下,数兴衰如梦堪惊。
怎塔势孤擎,檐铃不语,都似无情。
树树玉羁曾系,晴来路、马作边声。
渐清明寒食,愁如芳草还生。

扬州慢 与印昆登天宁寺塔,和白石韵

千里寒皋,极天无际,暗红解记春程。

正烟鬟过雨,似故国山青。

念前度诗痕尚在,涴尘沙碧,谁与屯兵。

更无人、废院归鸦,来近层城。

访碑砌下,数兴衰如梦堪惊。

怎塔势孤擎,檐铃不语,都似无情。

树树玉羁曾系,晴来路、马作边声。

渐清明寒食,愁如芳草还生。

注释:

  1. 千里寒皋 - 指辽阔的北方或遥远的地区。
  2. 极天无际 - 形容天空广阔,无边无际。
  3. 暗红解记春程 - 暗红色的花瓣记录着春天的行程。
  4. 烟鬟过雨 - 形容云烟般的发髻经过雨后更加柔美。
  5. 前度诗痕尚在 - 指过去诗人留下的足迹或痕迹。
  6. 涴尘沙碧 - 被尘土覆盖的沙地呈现出一种碧绿色。
  7. 谁与屯兵 - 没有人驻守的军队,可能指战争结束或和平时期。
  8. 废院归鸦 - 废弃的寺庙周围聚集了乌鸦。
  9. 塔势孤擎 - 塔独自高耸,显得孤独且坚毅。
  10. 檐铃不语 - 塔楼的铃声寂静无声。
  11. 玉羁曾系 - 古代官员出行时所骑的马匹用玉缰绳系住。
  12. 晴来路、马作边声 - 晴朗的天空中,马匹行走时发出的声音。
  13. 渐清明寒食 - 随着清明时节的到来,寒食节也渐渐来临。
  14. 愁如 - 像……一样。

译文:

辽阔的原野上,天空没有边际,我仿佛能闻到春天的气息。
烟雨中的发髻经过了雨水洗礼,它好像曾经是那个国家的山色。
想起过去的诗行还在风中,但如今它们已沾满了灰尘和沙土。是谁在这里驻兵?
现在没有人驻守的寺庙周围有飞鸟归来,它们接近了城墙。
我在碑林下面寻找历史的踪迹,看着这些兴衰变迁让人感到心惊胆战。
怎见那塔楼孤独地矗立,屋檐上的铃铛沉默不语,都显得如此冷漠无情。
每一棵树都被玉制的缰绳束缚,当天气放晴,道路变得平坦时,马蹄声如同边疆传来的号角声。
逐渐迎来了清明和寒食的日子,我的愁绪就像那新生的草木一样又长出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的深切感慨。通过对比古往今来的不同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沉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烟鬟过雨和寒皋),以及人物活动的描写(如废院归鸦),诗人构建了一个既具历史感又充满情感的画面。同时,通过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