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其一 十七日再雪

浓阴散作漫天雪。
和入春泥融难劫。
忽如银海溅千珠,更向玉楼凋万屑。
无人深巷终澄洁。
点砌侵阶重又叠。
商量暝色肖梨花,约略幽光期好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楼春 其一 十七日再雪》是南宋末年文学家姚华创作的一首词,创作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姚华在《每日诗词》中收录了该作品。这首词以“浓阴散作漫天雪”起笔,形象地描绘了冬雪覆盖大地的景象。接着,“和入春泥融难劫”表达了冬去春来,雪融为泥的过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忽如银海溅千珠,更向玉楼凋万屑”则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雪花飞舞的场景,如同千万颗珍珠在银海上溅落,又如万千玉片在玉楼之上飘落。“无人深巷终澄洁,点砌侵阶重又叠”则进一步渲染了雪后世界的宁静与纯净。

这首词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雪的美丽与自己的孤独感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恬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赞美。

《玉楼春 其一 十七日再雪》不仅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文人骚客的才情与情怀,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与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