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禊行

妾家旧住章华里,含情日日飘罗绮。
祓禊来游洧水浔,春风摇荡采兰心。
盈盈皓腕临清渚,水光掩映霓裳举。
弄态输情妾自知,眼波迭送郎应许。
红日西沈起暮霞,可怜催度七香车。
郎行若道东门远,辜负晴川芍药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修禊行》是一首描绘古代兰亭修禊活动的诗歌,由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创作,并收录于他的集子《兰亭集序》中。以下是对《修禊行》的简要介绍:

  1. 作品背景:《修禊行》的创作背景是公元353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水边举行流觞曲水之戏。这一活动不仅是一场文人雅聚,更是古代文化的一个缩影。王羲之作为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其参与此活动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书法造诣,也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2. 诗作内容:《修禊行》的内容主要描述了兰亭修禊活动中的各种情景,如众人分坐曲水之旁,借着溪水的流动写下诗篇,并在王羲之的带领下进行赋诗活动。这些诗篇后来被编成诗集,名为《兰亭集》。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古代文人雅集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
  3. 艺术特色:《修禊行》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诗中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人物活动的刻画以及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场景。王羲之在诗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书法技艺,更是通过诗文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此外,《兰亭集序》中的其他作品,如《兰亭序》,同样以其精湛的书法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
  4. 历史意义:《修禊行》及其背后的兰亭修禊活动,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兰亭修禊作为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之一,其精神和理念一直被后人传颂和学习。《修禊行》作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更是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修禊行》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心灵的共鸣。在欣赏这首古诗时,人们不仅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能从中汲取到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