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昆山至上海舟中得四言九章寄厉山人暨叶山人元阶时厉君已还四明

驱鸡逐狗,日月负负。
客行在船,读书饮酒。
读书数行,饮酒一觞。
仰视天汉,秋云苍苍。
俯听流水,秋风汤汤。
念我故人,迢迢曷止?
怀我室家,蹙蹙靡已。(一章)
蹙蹙靡已,是用作歌。
精采云悴,遑恤乎他。
世不杀我,亦计之左。
温饱痗心,忝此重荷。
空山白云,中有美人。
不芟荆棘,自高其门。
挈提千载,而湎于文。(二章)
不惠不夷,众訾而疑。
举世皆坦,吾心独巇。
吾心何巇,惟戾于时。
阮籍一鸾,嵇康一鹤。
虽有梧桐,不罨高阁。(三章)
壮哉陈平,肉宰天下。
藐然侏儒,不能骑马。
马行千里,人行百里。
食不藉耕,笑者蜂起。
陌路之交,曷相兄弟?(四章)
玉山阿瑛,已无一椽。
五茸如阜,牛来竞眠。
元运有复,未敢咎天。
万汇之陈,更生代死。
蜉蝣一身,遑论妻子。
周孔日遥,莫或余俟。(五章)
皇舆太平,身贱亦贵。
熟读明堂,以当飏对。
诸君正强,当思有为。
为不在大,亦不陨卑。
毋学羁人,为人之羁。
为人之羁,谁谅我非?(六章)
春行而南,秋行而北。
何以鷾鸸,有此健翼。
士有陶潜,在吾目中。
尾不见首,神天之龙。
龙而蠖屈,未竟忘物。
帽席衣萝,亦簪亦绂。(七章)
大年熟玉,小年熟稻。
积金万箱,不值一草。
吾心尚孩,吾眼已老。
海云照庐,但思归早。
有舌吾兵,有研吾耕。
舍此二者,何以为生?(八章)
孰测吾来,孰阻吾去?
但有赏心,秘为隆遇。
击汰千里,不出地中。
凉能爽骨,宁非好风。
好风吾从,好雨随下。
形迹虽暌,气可凭藉。
松柏内贞,天不能谢。(九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昆山至上海舟中得四言九章寄厉山人暨叶山人元阶时厉君已还四明》是清代诗人姚燮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上旅行时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姚燮,字梅伯,号复庄,又号石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脱俗,语言朴实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姚燮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浙西三大家”之一。

《自昆山至上海舟中得四言九章寄厉山人暨叶山人元阶时厉君已还四明》是姚燮的作品,全文如下:

驱鸡逐狗,日月负负。 客行在船,读书饮酒。

读书数行,饮酒一觞。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旅途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和赏析的经典之作。

《自昆山至上海舟中得四言九章寄厉山人暨叶山人元阶时厉君已还四明》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它展示了姚燮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成就,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扇了解清代文人风骨和生活情趣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