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孔日遥,莫或余俟。(五章)
皇舆太平,身贱亦贵。
熟读明堂,以当飏对。
诸君正强,当思有为。
为不在大,亦不陨卑。
毋学羁人,为人之羁。
为人之羁,谁谅我非?(六章)
春行而南,秋行而北。
何以鷾鸸,有此健翼。
士有陶潜,在吾目中。
尾不见首,神天之龙。
龙而蠖屈,未竟忘物。
帽席衣萝,亦簪亦绂。(七章)
大年熟玉,小年熟稻。
积金万箱,不值一草。
吾心尚孩,吾眼已老。
海云照庐,但思归早。
有舌吾兵,有研吾耕。
舍此二者,何以为生?(八章)
孰测吾来,孰阻吾去?
但有赏心,秘为隆遇。
击汰千里,不出地中。
凉能爽骨,宁非好风。
好风吾从,好雨随下。
形迹虽暌,气可凭藉。
松柏内贞,天不能谢。(九章)
自昆山至上海,舟中得四言九章寄厉山人暨叶山人元阶
周孔日遥,莫或余俟。(五章)
皇舆太平,身贱亦贵。
熟读明堂,以当飏对。
诸君正强,当思有为。
为不在大,亦不陨卑。
毋学羁人,为人之羁。
为人之羁,谁谅我非?(六章)
春行而南,秋行而北。
何以鷾鸸,有此健翼。
士有陶潜,在吾目中。
尾不见首,神天之龙。
龙而蠖屈,未竟忘物。
帽席衣萝,亦簪亦绂。(七章)
大年熟玉,小年熟稻。
积金万箱,不值一草。
吾心尚孩,吾眼已老。
海云照庐,但思归早。
有舌吾兵,有研吾耕。
舍此二者,何以为生?(八章)
孰测吾来,孰阻吾去?
但有赏心,秘为隆遇。
击汰千里,不出地中。
凉能爽骨,宁非好风。
好风吾从,好雨随下。
形迹虽暌,气可凭藉。
松柏内贞,天不能谢。(九章)
注释:
- 自昆山至上海:指作者从江苏省的昆山到上海市的旅途。
- 舟中得四言九章:在船上得到四首四言诗和九章诗。
- 周孔日遥,莫或余俟:周公和孔子的时代已经很遥远了,不要等待别人。
- 皇舆太平,身贱亦贵:皇帝的政权是和平的,虽然地位低贱也感到尊贵。
- 熟读明堂,以当飏对:熟悉并精通《明堂》这部经典,以此来回答各种问题。
- 诸君正强,当思有为:各位先生都很强壮,应该想想如何有所作为。
- 为不在大,亦不陨卑:即使地位不高,也不应放弃自己的志向。
- 毋学羁人,为人之羁:不要成为被束缚的人,成为别人的傀儡。
- 为人之羁,谁谅我非?:成为被别人控制的人,谁能理解我并非如此呢?
- 春行而南,秋行而北:春天向南旅行,秋天向北旅行。
- 何以鷾鸸,有此健翼:为什么有鷾(一种鸟)这样的强健翅膀?
- 士有陶潜,在吾目中:有人像陶渊明一样高尚,在我眼中。
- 尾不见首,神天之龙:尾巴看不见头,就像神龙那样矫健。
- 龙而蠖屈,未竟忘物:龙在弯曲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性。
- 帽席衣萝,亦簪亦绂:头上戴着帽子,身上穿着布衣,也是戴帽子戴围巾的样子。
- 大年熟玉,小年熟稻:在大年成熟的是玉石,小年成熟的是稻谷。
- 积金万箱,不值一草:积累的金子堆积如箱,但它们的价值还不如一根草。
- 吾心尚孩,吾眼已老:我的心还很年轻,但我的眼睛已经老了。
- 海云照庐,但思归早:海天云彩映照着我的茅屋,只想着早日回家。
- 有舌吾兵,有研吾耕:有舌头是我的武器,有研墨是我的耕地。
- 舍此二者,何以为生?:舍弃这两种东西,靠什么生活呢?
- 孰测吾来,孰阻吾去?:谁能知道我的到来,谁能阻挡我的离去?
- 但有赏心,秘为隆遇:只要心里有喜悦,就秘密地享受这种荣耀。
- 击汰千里,不出地中:在千里之外也能击水漂洗,不受地面的限制。
- 凉能爽骨,宁非好风:凉爽能使骨头感到清凉,怎能不是好风?
- 好风吾从,好雨随下:好的风跟着我,好雨也随着降落。
- 形迹虽暌,气可凭藉:虽然形体不同,但精神可以相互依赖。
- 松柏内贞,天不能谢:松柏具有坚韧的本性,天也无法使它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昆山至上海的旅途中所写。通过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的“周孔日遥”和“皇舆太平”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安定和历史传统的尊重。而“身为贱者亦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的态度——无论身处何等地位,都应该保持内心的高贵和尊严。此外,诗中还涉及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比如“勿学羁人”、“不为人之羁”,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鷾鸸健翼”、“好风好雨”。整首诗歌情感丰富而深邃,充满了哲理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