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关五章

楚关峨峨,出关马多。
落日平野,马背生赭。(一章)
大河山青,下有孤城。
孤城如斗,上见杨柳。(二章)
驱车驱车,我马不驰。
马驰无力,御之以德。(三章)
夕露在草,濯我枯槁。
初月天中,雁飞正东。(四章)
东雁过山,南马入关。
我行千里,劳劳曷已?(五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楚关五章》是清代文学家姚燮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日暮时分,穿越关隘的所见所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姚燮(1805-1864),字梅伯,一字梦谷,号复庄、野客,浙江镇海(今宁波)人,是清代诗人、散文家,被誉为“清诗三大家”之一。他的诗歌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擅长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出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2. 诗歌原文
    楚关峨峨,出关马多。落日平野,马背生赭。大河山青,下有孤城。孤城如斗,上见杨柳。驱车驱车,我马不驰。马驰无力,御之以德。夕露在草,濯我枯槁。初月天中,雁飞正东。东雁过山,南马入关。
  3. 诗歌鉴赏
  • 姚燮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一幅生动的关隘图景。首句中的“楚关峨峨”形象地描绘了关口的险峻,以及出关时马匹的数量之多。
  • “落日平野,马背生赭”,这句诗不仅写出了黄昏时分的辽阔平原和马背上的夕阳余晖,还暗喻了旅途的艰辛和劳顿之情。
  • “大河山青,下有孤城”,通过“孤城”“杨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寥。
  • 后两句“驱车驱车,我马不驰。马驰无力,御之以德”,则表达了行者在长途跋涉中的疲惫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坚持与信念,即使力量有限,也要以德行来驾驭自己的生命之马。

《楚关五章》不仅是姚燮诗歌创作的一个代表,更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通过简练的笔墨,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