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池照旭,流辉在窗。
接之镜影,隅奥亦光。
持明鉴晦,莫或闭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庭池照旭,流辉在窗。
接之镜影,隅奥亦光。
持明鉴晦,莫或闭藏。
《风言十五章·其三》是清代文学家姚燮的作品。姚燮,字梅伯,是南明大臣、文渊阁大学士兼太子太保,曾任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等职,在清军进攻下转战闽粤滇黔并最终殉国 。他的文学作品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姚燮的《风言十五章·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庭院中的池水照映旭日,光影在窗边流转的情景。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隐喻了作者对光明与希望的坚持。文中还提到了“持明鉴晦,莫或闭藏”,这表达了一种对于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即使面临困难也不应放弃。姚燮的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作为文人的责任和担当。
姚燮的《风言十五章·其三》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展现了他在历史动荡时期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